古镇开发如何避免过于商业化的尴尬境地?

2023-05-06 07:03:47 来源:特色小镇咋搞

让游客来,是旅游规划成功的第一步,让游客再来是文化体验的成功,让游客愿意多次来,并选择把一部分时间留在这里,则是当今古街古镇等旅游景区所不得不承认的发展方向。那么古镇的旅游规划怎么做才能做出特色?


(资料图片)

一、古镇开发三要素

1.适宜的古建筑

目前许多古镇开发都会陷入一个误区:古镇旅游就是开发仿古建筑,只要古建筑成规模,街市庭院完备就游人如织、大功告成。

不进行资料收集、历史文化探究,随意嫁接甚至凭空捏造,动不动就是江南水乡、苏州园林、徽派建筑之类,根本不具备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与历史积淀。

事实上古镇古村是需要与他们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相融合,设计出符合当地与时代特征的标志性建筑景观,这样才能避免沦为复制品的尴尬境地。

2.独特的文化体验

千篇一律的古镇早已让见多识广的游客审美疲劳,一方水土一方人,处处都有古城古镇,谁没见过?

凭什么让人千山万水飞过来?你的文物有多稀罕?只有迎合市场的商业业态并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民俗文化和体验项目,才能真正让客户群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愿意一次两次很多次以至于推荐给别人的冲动。

3.休闲度假的功能导向

特色的古镇自然要具备让游客愿意留下来体验这里的文化,在这其中能够实现休闲度假的意愿,甚至于投资地产,旅游景区才算成功,才能避免门票经济的落寞境地,古街古镇要在保护与开发之余具有度假地产的功能,营造休闲度假第二居所。

二、古镇旅游开发规划思路

1.导入肌理

肌理是古镇区别于其他建筑群落形式的一种文化DNA。任何古镇的开发首先要解决的都是古镇肌理问题。有了独特的古镇肌理,才能有效地将生活空间、精神空间、娱乐空间等软性空间进行有效的植入或叠加。

在城市化的驱动力下,城市空间拓展要求进一步拓展原来的城市范围,城市文化复兴也要求将传统的历史文化更多地通过创造性空间再现得以激活。

古镇旅游具有主题软化物质空间、融通各产业链、平衡各分区功能的天然优势,可进一步协调产业空间、公共空间、私密空间之间的比例,提升城市空间的形态多样性。

2.融入文理

本土文化延续与传承是古镇开发的灵魂所在。其建设与开发必须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发展同样的高度,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建筑和空间在形质上可以是新的,但要有传统的内涵,有传统的文脉延伸,有传统的精神气质,要通过纳故于新、推陈出新、返旧开新等手段,延续城市空间肌理,演绎传统艺术,传统元素符号景观化,打造新文化形态、新文化生活、新文化景观,形成古镇特有的新个性魅力。

3.创意生态

生态既是古镇肌理的一部分,也是提升现代古镇生气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从园林小镇到田园小镇,虽然生态概念上层出不穷,但大多数古镇的生态还是一种景观性的生态,是一种有附着感的生态,而古镇与生态并没有完全融为一体。

古镇的生态建设,不仅是指古镇的环境绿化,更多需要通过旅游功能的引入来激活古镇生态的价值兑现,将多彩、快乐和健康等积极元素注入古镇的发展理念中,使古镇建设在视觉上是多彩的,在精神上是快乐的,在品质上是健康的。打造多彩生态、快乐生态和健康生态。

4.植入业态

古镇人气的高低取决于在古镇吸引力基础上的丰富业态支撑。古镇开发不仅要考虑旅游产业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城市经营层面的管理与提升。

在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和度假等基本功能业态的同时,需要不断深化发展节事、消费、购物、娱乐和体验等新兴业态,通过业态尤其是“夜态”内容的丰富,打造古镇吸引力,提升古镇人气。

本文转载于: 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标签:

最新内容